羊毛有什麼問題?

許多年前科學家已經成功地繁殖了一種能長出很多皺紋的美利奴綿羊,而皺紋越多則意味著羊毛長得就越多。不幸的是,更多利潤絲毫沒有回報給綿羊。在澳洲,綿羊的皺紋越多,就越容易出汗和容易遭蚊虫叮咬,並導致了這樣的可怕情形:過多折皺的皮膚如果出汗就會滋生大量的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牧場主們採用一種不用麻醉藥的“手術”(mulesing),把綿羊肛門附近的肌肉切去一片,讓綿羊受傷流血,痛苦不堪。

如果沒有人類的干預,綿羊自己長出的羊毛剛好能適應氣候的變化,但科學的繁殖技術確把這些動物變成了生產羊毛的怪物。

這種非自然的超負荷羊毛(通常會達到其身體重量的一半)給綿羊帶來額外的痛苦,在夏天往往會導致它們中暑虛脫而死亡。而到了冬天,全澳洲大約有100萬隻綿羊因被剪去羊毛而死於嚴寒。

僅澳洲而言,每年就有近一千萬隻剛出生沒幾天的羊羔死亡,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咎於農場缺少管理人員,羊羔數量過大而難以照顧等因素。

有27%的英國羊毛是“剝皮羊毛”,即是從被屠宰的羊皮或羊羔身上剝下來的羊毛。

絲綢有什麼問題?

為了獲得蠶絲,通常的做法是把有蠶蛾的蠶繭煮開,這樣可以獲得的蠶絲比幼蠶自己破繭而出的還要長。繭中的蠶受到這樣的傷害自然是痛苦不堪,身子畏縮翻滾、倍受煎熬。

哪些廠商生產非皮革產品?

更多的信息!

請參考:
羽絨有何問題?

活拔羽毛的處理方法非常流行。先把驚恐萬分的鵝脖子舉起來,把腳固定住,然后活生生把羽毛拔下來。苦苦掙扎的鵝經受了這樣的折磨后,被放回鵝群等待下一次的煉獄。這種被獸醫甚至養鵝人自己都認為是“極端殘忍”的遭難,鵝在八周大的時候就得開始忍受,以后每間隔八周就要再忍受一次,總共兩到三各周期,直到最后被屠宰。

採用這種殘酷方法的主要國家有中國、波蘭和匈牙利,這些地方大約有60%的羽絨是通過活剝得到的。在英國,羽絨每年大約佔有260萬英鎊的市場份額。死掉后再被拔毛的鵝算是“幸運的”,也就是說它們先被宰殺后再拔毛。

為什麼不能用皮革產品?

許多皮貨是屠宰場的副產品,就算我們沒有參與直接宰殺動物,但無形中卻支持了屠宰業。有些皮革是有目的進行生產的,即動物是專門為了獲取皮革而飼養的。

1991年11/12月的《素食雜志》(Vegetarian Journal)就皮革問題上發表了這樣的看法:“從環保角度來說,把動物皮加工為皮革制品是一種既耗能又污染的行為。”《Kirk-Othmer化工百科全書》指出:“以單位產品能耗計,制革業與制鋁、造紙、煉鋼、水泥及煉油工業的總能耗水平都屬於同一數量級”。生產皮革得先在浸灰間把獸皮浸透,然后經過鞣皮、染色、烘乾、修整等工藝才算完成。美國生產的皮革有95%以上都經過鉻鞣。必須處理的污水主要是來自浸灰間及鞣皮工序。鞣皮工序流放出來的廢水是最難處理的,其廢棄物含有美國聯邦環境保護局(EPA)認定為劇毒的鉻。還有很多制革工序中排放出來的污染物會給環境和健康帶來危險。就處理方面而言,有人可能認為皮革是可生物降解的,殊不知鞣劑的主要目的就是穩定皮革中的膠原質和蛋白纖維以達到再不能降解的目的。

再利用皮革不是比扔掉它更好嗎?

美國有一讀者:
不能這樣看問題,通過拒絕使用皮革向我們那些動物屠宰者發出了信號...皮革是肉制品工業的副產品...如果我們出於良心而拒絕食肉,同樣也不應該穿戴皮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C原心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